除了卖“绝命”、“生死”题材IP,非虚构写作者还有别的出路吗?

返回业界专区
0回复贴,共1页,点击数:1243

近几年,随着媒体、媒体人转型,非虚构写作卖IP作为探索路径之一被很多人看好。逻辑很简单,总有人愿意为好故事买单。乐观者以一两篇特稿为例,喜称一些影视公司高价买下真实故事的影视改编权,是非虚构写作的新春天。

的确,很多社会新闻、真实事件改编成电影、电视剧,效果很好。曹保平根据六盘水五兄弟万里追凶,拍了《追凶者也》;美剧《毒枭》(Narcos)也是确有其人。

但这是事件本身的价值,不是非虚构的价值。编剧可以直接采访、创作剧本,为什么要买一个“非虚构作品”再二次加工?社会事件发生了,就摆在那儿,谁都看得见,记者/非虚构作者并没有比编剧更得天独厚的资源

特稿记者不等于好编剧

在纸媒年代,大报、杂志是潜在作家的聚集地,一篇报道要精彩如短篇小说,是对好稿子的要求。在记叙真实人物、事件的时候,运用一些文学技巧,让它更鲜活、好看,既是纪实文学或报告文学作为某种传统,更是作者的一种快感甚至荣耀。但这些从来不是以影视改编为导向的。

有媒体人说,影视行业的火爆,某种程度上让特稿写作者重新获得了尊严,非虚构作者应该切入影视产业链最上游的故事生产与剧本开发环节,且只生产与中国现实主义题材有关的真实故事。

都是讲故事,载体不一样,讲法不一样。剧本关健靠冲突、矛盾推进剧情发展,而好小说未必需要这样,非虚构写作的价值就更不在此了。

何伟(Peter Hessler)是当代非虚构界男神,他的《江城》《寻路中国》《甲骨文》都不适合影视改编。一个师范毕业生到东部去打工,一个研究甲骨文的中国学者去世了……何伟没有刻意提炼这些人和经历的戏剧冲突,即使非要用镜头语言表现,拍出来也是纪录片、文艺片。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,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,也是非虚构大师。她笔下苏联解体后痛苦的社会转型历程,切尔诺贝利核爆留下的废墟和惊魂……同样不适合影视改编。

反倒是因为卖IP需要,不少媒体开始“强行特稿”,无论必要与否,写稿都要堆砌一堆细节。只是大量同质化细节,反而让事情显得过于简单,人物过于单薄。单薄到只能在文字上糊弄过去,如果改编成影视剧,即使过审,人物都看不出行为动机,形象立不起来,一出场就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……

题材选择上,IP化也会严重限制非虚构写作。真实的社会冲突无处不在,编剧可以隐去朝代年纪,使得地舆邦国失落无可考,再荒诞的情节,也请勿对号入座。

但非虚构写作,人物、背景、事件,没有可模糊的余地,很多冲突反倒没办法写,只能刻意制造冲突,一再把目光投向颇有奇情、历险色彩的活动:盗墓、徒步、漂流、深潜、攀珠峰……毕竟一涉及生死,“绝命xx“,怎么也能显出张力。

非虚构本身自有其价值,经典的非虚构作品写出了所有人习以为常生活背后的脉络。这些作品的结构不是论文一样分条缕析明确可见,也不是清单那样罗列出来提供信息,不是争夺鄙视链位置进行观点输出,也不是提供解决办法的情绪煽动……它不指出问题,所以也没有结论和解决方案,它是人生高度浓缩的切片。

20160602084230_83968.jpg

反倒是虚构小说市场继续增值。最近刷屏的影视剧《人民的名义》,原著作者周梅森曾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。作为局内人,写起官场人物,比就单独事件采访两三次的局外人生动许多。

尊重、发挥非虚构的文本价值,好过挖掘它的影视价值。非虚构作者也不用非靠这条路变现养活自己。

1楼 2017/04/08 14:35
您未登录,没有发贴权限[点此登录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