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笔的起源与发展

返回逐浪字库
0回复贴,共1页,点击数:1103


笔作为日常生活必备的物品,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。在我国,关于笔的发展大约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。


一般人以为毛笔之源是秦代的蒙恬,相传秦将蒙恬曾在善琏村取羊毫制笔,在当地被人们奉为笔祖。又据说蒙恬的夫人卜香莲也精通制笔技艺,被供为笔娘娘。但考殷墟出土之甲骨片上所残留之朱书与墨迹,系用毛笔所写,由此可知毛笔起于殷商之前。


根据考古发现,最早的毛笔实物属战国时代。1954年,在长沙左家公山旧战国木椁墓的发掘中出土了毛笔。发掘报告记录,“毛笔,在竹筐内,全身套在一枝小竹管内,杆长18.5厘米,径口0.4厘米,毛长2.5厘米。与笔放在一起的还有铜削、竹片、小竹筒三件,据推测,可能是当时写字的整套工具。竹片的作用相当于纸,铜削是刮削竹片用的,小竹筒可能是贮墨一类物质的。


春秋、战国时对笔的叫法各地不一,有“笔”、“聿”、“拂”等多种名称。直到秦实行“书同文,车同轨”,才将笔的各种名称统一称作“笔”。


先秦文献中用笔的记载屡见不鲜,但缺少对笔形制的具体描述。据考古发现提供的直观材料,从早期笔的形制上看,笔尾部削尖,合乎记载中的“簪笔”说法,便于别在头发或冠巾上。这种用法到了汉代即演变为“簪白笔”制度(白笔指未蘸过墨的新笔,以新笔作簪用,汉代时很多见)。秦笔较之战国笔在技术上有一定的改良,即笔头镂成腔状纳人笔毫。它的优点是笔头可以保持浑圆的状态,更利于吸墨和书写,且更具稳定性。这种模式至今仍在沿用,可以说是制笔史上一次重要的革新。



timg.jpg


随着制笔工艺不断的改进与发展,魏晋时期出现了对制笔进行总结的著述,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《笔经》及“韦诞制笔法”。


到了唐朝,安徽宣州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,这里产的毛笔被称为“宣笔”。宣笔以兔毫为原料,精致绝伦,在选料及制作技艺上都有着极高的水平。当时最为流行是锋短形如鸡距的“鸡距笔”,毫芒犀利劲健,如剑如戟,使书写者的笔力得以施展。现日本奈良正仓院收藏的中国唐笔,就多为这种类型的,有斑竹管、斑竹管镶象牙、金管象牙等,工料精致,极为讲究。


随着制笔技术不断提高,宋代的宣州制笔名工辈出,宣笔声誉日隆。这一时期,出现了一种新式的毛笔——散卓笔,这种笔逐渐趋向软熟、散毫、虚锋,改变了晋代以前的旧制。散卓笔“无心”,显然不是兼毫,可能是单用羊毫制成的较软的长锋笔。过去的笔则用较硬的笔毫,如兔毫、鹿毫作心,仅以羊毛作副,由于兔毫偏硬,在书写楷书、行书时还可以,但作草书时就不适应了。在这方面散卓笔却能得心应手,运用自如,便流行开来。


到了元代,湖笔逐渐取代了宣笔的地位。湖笔虽采用紫毫、狼毫、鸡毫、羊毫,但它主要是以羊毫制笔,因为羊毫价廉易得,其价值只有兔毫的二十分之一,这也为湖笔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。


timg (1).jpg

(图为明清毛笔,图片来源网络)


明清时期是中国制笔业发展的鼎盛期,随着书画艺术的发展,毛笔制作也被推向了鼎盛时期。这一时期的制笔不但讲究实用,更注意装饰。供皇室的御用笔和官府用笔,制作精致华丽自不待言,就连民间使用的毛笔,也十分注重装饰和美观。当时用作笔管的质材有竹,玉、雕漆、象牙、瓷,珐琅等,还会加上雕刻、镶嵌,大体以吉祥图案为主,在笔管的装饰上,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,笔也成为一种特制的工艺品。


由于毛笔是由动物纤维制成,难以长久保存,故完整的古笔传世极少,除少数发掘品外,现今各博物馆所陈列的那些富丽堂皇的笔,多为明清毛笔,也算得上是珍宝了。


1楼 2019/05/13 16:19
您未登录,没有发贴权限[点此登录]